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抒情傳統專題下
Seminar on Lyrical Tradition(2) 
開課學期
110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鄭毓瑜 
課號
CHIN7489 
課程識別碼
121 M2812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2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2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臺灣因為地理與政治地位的特殊,百年間有著與中國、日本乃至於歐美的密切連結,因此在東亞或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詮釋臺灣在地的人文經驗,極為迫切而重要。尤其1949兩岸分治以後,海外漢學家如陳世驤、高友工等,從中西比較文學的觀點,積極尋求傳統人文斷而復續的契機,陳世驤更首先提出中國文學在本質上屬於「抒情傳統」,可以與西方偏重的「敘事傳統」相對照,爾後海內外學者對於相關的個體自覺、文學自覺、情景交融、時空意識、抒情批評等等議題的研究,逐步擴大且深化了「抒情學」的論述規模,而成為重新反思與轉化傳統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底。

本課程的教材將不拘古今,著重由現代的視角,重新發掘人文傳統的新議題,包括「身體感」、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觀、「譬喻」體系以及漢語詩的「現代性」、民國「新」詩學等,尤其借助「抒情傳統」的相關論述,詮釋十九世紀下半葉至於二十世紀中期,在東亞或中西雙方交接與比較的基礎上,台灣在地的中國文學研究成果。  

課程目標
透過相關議題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的考察,希望呈現抒情傳統的複雜脈絡,選修者在文學文本的基礎上,可以同時深入文學文化史的考察,關注作品書寫、傳播與接受所可能涉及的知識體系、政治世局、身分認同、文化交織或空間移動等相關因素,逐步累積研究能力,並熟悉各種論述「抒情」或「人文」精神的角度。 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屬於專題討論性質,教師負責導引,學生必須在課前有充分準備,課堂上參與討論、提出口頭報告,並於學年課程結束前完成相關主題的學術論文一篇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1. 《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》,陳世驤,北京:三聯書店,2015。
2. 《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》,柯慶明、蕭馳編,台大出版中心,2009。
3.《抒情之現代性》,陳國球、王德威編,北京:三聯書店,2014。
4.《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》,吳盛青、高嘉謙編,上海;上海文藝出版社,2012。
5.《引譬連類:文學研究的關鍵詞》,鄭毓瑜,台北:聯經出版有限公司,2012。
6.《姿與言:詩國革命新論》,鄭毓瑜,台北:麥田出版社,2017。
7. 《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》,陳國球,台北:時報文化,2021。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口頭報告與討論  
40% 
 
2. 
研究論文 
6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7  三、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一:文與明——典律的反思與建構 
第2週
2/24  子題二:越界的漢詩——晚清中日漢詩的討論 
第3週
3/3  子題三:舊詩語新世界——晚清中日漢詩的討論2 
第4週
3/10  子題四:典範的挪移與改寫──流動的「抒情傳統」 
第5週
3/17  四、「抒情傳統」與漢語「新」詩學的建立
子題一:文法、修辭與意義 
第6週
3/24  子題二:意象與新媒介 
第7週
3/31  老師參加校外會議請假一次 
第8週
4/7  專題演講:晚清文學中的「新世界」想像(顏健富教授) 
第9週
4/14  子題三:聲音與意義 
第10週
4/21  專題演講:抒情傳統與台灣文學研究(鍾秩維教授) 
第11週
4/28  子題四:跨文化新詮釋 
第12週
5/5  總論:漢語詩學的現代轉向 
第13週
5/12  期末論文發表 
第14週
5/19  期末論文發表 
第15週
5/26  期末論文發表 
第16週
6/2  繳交期末論文